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药物运动并发症的疗效及其相关临床评分影响
王晸禹, 熊赤, 陈鹏, 蒋曼丽, 常博文, 贺虎, 牛朝诗
摘要47)     
目的 评估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 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因药物引起的运动并发症治疗效果及其相关临床评分的影响。同时,探索STN-DBS对其运动并发症改善与其他临床评分(如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的相互关系,以深入理解其治疗机制。 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STN-DBS治疗的38例PD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及术前及术后随访1年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 levodopa equivalent dose,LED)、UPDRS-III、UPDRS-IV、HAMA、HAMD和MMSE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数据差异,同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评估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对LED变化与UPDRS-IV评分改善进行阈值效应(threshold effect)分析。 结果 DBS术后1年,LED平均降低37%;UPDRS-III评分(药物关期)改善48%,UPDRS-III评分(药物开期)改善33%。UPDRS-IV评分改善了63%。HAMA和HAMD评分分别改善9%和未见明显变化。通过阈值效应模型研究发现LED下降与UPDRS-IV评分改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LED下降率低于56%时,UPDRS-IV评分改善显著上升。 结论 STN-DBS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药物并发症方面显示出显著疗效,并揭示了LED变化与药物并发症改善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探索STN-DBS的具体机制,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 37 (6): 321-325.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4.06.0001
功能磁共振对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运动症状改善的神经网络分析
倪陈, 陈鹏, 熊赤, 蒋曼丽, 梅加明, 牛朝诗
摘要36)      PDF (721KB)(0)   
目的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作为帕金森病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疗效的潜在机制仍然不详。本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fMRI)作为工具,试图探索与DBS有关的脑功能连接模式,并通过分析大脑功能连接来阐明DBS治疗的潜在机制。 方法 41例诊断帕金森病并接受DBS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收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 III)数据。为了检查运动症状改善与大脑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利用fMRI数据对皮层下连接网络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线性回归来预测运动改善结果,并通过留一交叉验证法检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fMRI所得脑功能连接与DBS手术临床结果存在相关性,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双侧红核与壳核的功能连接与 UPDRS-III 评分的术后变化之间存在显着关联(左侧: r=-0.44, P=0.0056,右侧 r=-0.46, P=0.0029)。 结论 大脑红核和壳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可以作为接受DBS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预测指标。
2023, 36 (1): 13-16.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3.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