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褪黑素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刘学武, 孙守元, 李富强, 戴志成
目的 分析血清褪黑素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短期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在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连续纳入因单一颅内动脉瘤破裂而首次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168例。主要研究结局是发病90 d时神经功能不良,其定义为改良Rankin评分(mRS)为4~6分;良好结局定义为mRS为1~3分。次要结局为发病30d的不良结局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入组后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
结果 根据mR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
n=57)及预后良好组(
n=111)。经Spearman分析,血清褪黑素水平与入院时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评分、Hunt&Hess分级、Fisher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r=0.442,0.476,0.239,
P<0.05)。预后不良组aSAH患者的血清褪黑素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7.10(4.50,12.00)pg/ml vs.4.00(3.00,5.00)pg/mL,
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褪黑素(0.790)预测aSAH发病后90d时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优于Hunt&Hess分级、Fisher评分(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褪黑素水平>6.75 pg/mL为预测aSAH患者发病后90d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01)。此外,血清褪黑素水平(0.785)对预测aSAH发病后30 d预后也有良好价值。且术后迟发性脑缺血(DCI)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高于无DCI患者(
P<0.001)。
结论 血清褪黑激素可能作为aSAH的一个有前景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