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首发症状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卢旭, 刘家记, 王于滔, 周敏, 杨涛, 李冬雪
摘要5)     
目的 探究缺血型烟雾病患者以脑梗死发生为首发症状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识别及预防。 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缺血型烟雾病(MMD)共计423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初次入院后的部分血液检验指标。根据患者的入院症状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包括头痛、头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症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指标通过SPSS 26.0与R 4.3.0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单独危险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 结果 吸烟、血小板、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HDL)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首发症状为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并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CA)验证,预测模型对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首发症状为脑梗死症状有一定预测作用。 结论 本研究中开发的列线图对于临床医生预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首发出现脑梗死症状具有参考价值和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2025, 38 (1): 15-20.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5.01.0004
3DSlicer多模态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分析
刘家记, 卢旭, 李冬雪
摘要23)      PDF (1243KB)(0)   
目的 探讨3DSlicer多模态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边缘系统胶质瘤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3DSlicer重建组(实验组)32例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35例。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术后一月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肿瘤切除程度、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 术后实验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28.50±2.20),高于对照组(25.40±4.972), P=0.002,差异显著;术后一月实验组KPS评分(94.53±7.112),高于对照组(84.86±10.396), P<0.001,差异显著;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 Z=-3.271, P<0.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 结论 3DSlicer多模态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指导手术入路、最大化安全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降低术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减少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生活质量。
2024, 37 (2): 77-82.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4.0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