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008-2425
国内刊号:CN 34-1168/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 刘佳[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胥露, 宋敏, 刘佳, 陈真敏, 沈丹浥, 郑威
摘要
(
24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HICH患者113例,根据患者入院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
n
=70)和不良组(
n
=43)。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个月后、入院2个月后、入院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CD62P)、循环血小板膜糖蛋白(Circulating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s,CD42b)、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II b/III a fibrin original receptor,PAC-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3,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方程分析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指标与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H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对HICH患者预后与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指标对H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CD62P、CD42b、PAC-1、CD63、PAF、NSE、BDNF、NPY、NO、ET-1组间、各时间点间及交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时间的增长,两组患者CD62P、PAC-1、CD63、PAF、NSE、ET-1水平呈现降低趋势,且良好组患者CD62P、PAC-1、CD63、PAF、NSE、ET-1各时间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随时间的增长,两组患者CD42b、BDNF、NPY、NO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且良好组患者CD42b、BDNF、NPY、NO各时间点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HICH患者出血部位、入院时CD62P、CD42b、PAC-1、CD63、PAF、NSE、BDNF、NPY、NO、ET-1水平均为影响HICH预后的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入院时CD62P、CD42b、PAC-1、CD63、PAF水平均与HICH患者预后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CD62P、CD42b、PAC-1、CD63、PAF水平及五者联合均对HICH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预测效能,五者联合预测的诊断效能最佳,其AUC为0.978;其中在单因素预测中,PAC-1效能最佳,其AUC为0.898。
结论
HICH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呈现好转趋势,且HICH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进行监测,可有利于提升HICH患者预后。
2024, 37 (4): 235-242.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4.04.0008
Select
IDH1与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后MRI特征及预后分析
刘梦, 杜云, 刘佳, 姚萌萌, 王卫中
摘要
(
22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评估高级别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与治疗后MRI特征以及预后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21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MRI进行收集。最终纳入96名HGG患者,其中IDH基因野生型61例,突变型35例。应用Siemens Syngo.via工作站图像处理6个月随访时MRI图像,获得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
结果
IDH突变型患者中Ⅲ级患者较多,IDH野生型中Ⅳ级患者较多。在DWI序列帧,突变型患者nADC更高,而nCBF更低(
P
<0.05)。在SWI序列中,IDH1野生型患者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3级患者数量更多(
P
<0.05)。生存随访时间15~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IDH1野生型HGG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10个月,IDH1突变型中位PFS为17个月,两组患者PFS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IDH1野生型HGG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3个月,而IDH1突变型中位OS为22.5个月,两组患者OS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IDH1基因型对HGG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85,联合nADC、nCBF、ITSS分级对HGG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进一步联合病理组织学分级对HGG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为0.926。
结论
HGG患者IDH1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MRI特征参数存在差异,联合IDH1基因型、MRI特征参数和病理组织分级对HGG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2023, 36 (5): 262-268.
DOI:
10.19854/j.cnki.1008-2425.2023.05.0002